万里走单骑第十二期(万里走单骑在黄石拍摄)

国外网址网 休闲娱乐 2024-01-04 18:59:56 781

一千多年前,唐代西南高山之中,一群石匠在陡峭的悬崖上雕刻出了第一批大足石刻造像。千百年来,斧刀凿子的劳作在这里不断延续,先后建造了五万多尊雕像,雕刻了十万多字的铭文。1999年,大足石刻成为继敦煌石窟之后中国第二个石窟型世界遗产。

1月16日(本周日)21:00,酒鬼酒独家冠名的《单骑》第二季第五集将在浙江卫视播出。本期节目中,“万里少年团”单霁翔、周云、肖扬、牛俊峰和飞行嘉宾李玉刚来到重庆,探秘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座丰碑”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从唐代第一凿开始,历经晚唐、五朝、北宋、南宋,直至明清。不同时代的雕像有何变化?人们该如何发现、感受、欣赏这个融合了不同艺术风格的石窟之美?

万里走单骑第十二期(万里走单骑在黄石拍摄)

你是在寻找“门道”还是“乐趣”?

《万里青团》领略中国石窟美学

大足石刻作为中国石窟艺术之林最后的瑰宝,以其包容的风格、深刻的思想、儒、释、道三教并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作。石雕5万余尊,分布于宝顶山、北山、石篆山、南山、石门山等地。五座山的造像风格也各不相同。为什么有“北山为门,保定为热闹”之说?节目中,老丹和肖杨还将在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郭祥英的带领下,前往北山体验中国石窟美学的鉴赏。在这位推动并亲身经历大足石刻申遗过程的“大足守护者”眼中,不同朝代的千手观音之美有何差异?

1999年,第2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足石刻“以极高的艺术品质和丰富多样的题材而闻名,从世俗到宗教,清晰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充分证明了“体现了这一时期佛、道、儒三教的和谐共存”,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敦煌莫高窟之后中国第二个石窟型世界文化遗产,这也为“与敦煌石窟以佛教造像闻名于世不同,大足石刻具有儒、释、道三教石刻造像的特点。石篆山造像,基本上雕刻于北宋,是中国早期三教共存造像的代表作,那么儒、释、道三教为何选择在宋代和谐共处呢?三大宗教的并存如何影响石雕艺术的美感?

修如旧还是补如新?

“万里青团”探索遗产传承与发展

无论是看“门口”还是“热闹”,宝顶山千手观音像都是观赏大足石刻不可错过的必看景点。千手观音一直以其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形象而闻名。它不仅出现在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中,而且它的雕像也在神州大地大量涌现。但南宋赵志峰修建宝顶山之前,千手观音造像大多体型较小。即使有大型的,其构图、布局,尤其是细节,也不及赵志峰创作的千手观音像。过去的千手观音造像在“千手”的展示上基本上是“圆雕+阴刻”的组合,而且大多只雕刻了42只手来象征“千手”。这尊宏伟的千手观音像是否达到了真正的“千手观音”呢?

节目中,老丹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看到千手观音像的经历。当时,千手观音造像刚刚经历汶川地震,急需修复。“千手观音像的抢救性保护和修复应该被视为国家石刻文物保护的一号工程。”这句话是出自老丹之口。然而,面对历史悠久的文物,是应该恢复原状以保存历史沧桑,还是应该修缮复兴,一直存在无休无止的争论。经过八年漫长的修复,千手观音的金身才得以恢复。有网友评价“800岁的千手观音恢复了18岁”。那么,文物该如何修复才能体现其最大的历史价值呢?为什么古老的雕像要贴上新的“金饰”?文化遗产得以保存至今,仍然具有持续的生命力。默默守护着它的人是谁?

大足石刻始创于唐代,盛于数百年后的南宋。宋代为何形成如此壮观的文化景观?人类文化遗产如何才能长久保存?一切答案都可以在1月16日(本周日)21:00浙江卫视《独行》第二季中找到。让我们走进大足石刻,感受中国石窟美学。

版权声明: